2016年初,指尖陀螺在北美開始流行,繼而風靡全球。它成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具。喜歡捻佛珠、盤核桃、轉筆的同學們紛紛玩起了指尖陀螺。
目前,指尖陀螺的全球銷量已達到數千萬,供應商甚至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。這么說來,指尖陀螺的發明者一定一夜暴富,賺得金銀滿缽了吧?
事實上,發明者凱瑟琳·赫廷婕早在2005年,指尖陀螺大火之前就放棄了這項專利。她在持有指尖陀螺專利8年時間后,實在無力承擔400美元(約合人民幣2800元)的專利續費,才做出這項決定。如果當初能有一位“伯樂”買入指尖陀螺專利,那么他現在的財富不敢想象。
這樣的例子,可謂不勝枚舉。貴州一小學生的發明新型螺絲刀專利,有企業愿出80萬;鄭州大學教授芹菜中提取腦梗藥,專利轉讓獲得4500萬;“倒閉”了的諾基亞光靠專利授權費年收入千億……
在大眾創業的黃金時代,等不及,那就轉讓!企業之間閑置商標專利轉讓將成為常態。中國不少地方政府也出臺科技扶持政策,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,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,避免發明長期“躺著睡覺”。